【成语】: 避实就虚
避的成语、虚的成语接龙
【拼音】: bì shí jiù xū
【解释】: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找敌人的弱点进攻。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。
【出处】: 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但执笔之际,避实就虚,顾彼忌此,实在气闷。 ★鲁迅《致台静农》�
【拼音代码】: bsjx
【近义词】: 避重就轻、避难就易、声东击西
【反义词】: 以卵击石、飞蛾投火
【歇后语】:
【灯谜】:
【用法】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方面
【英文】: avoid the enemy's main forces and strike the weak point
【故事】: 公元前623年,晋楚在城濮交战,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,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,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,因为楚右军是由陈、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,一举取胜。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,最终取得重大胜利
字典查询:
◆更多内容: 可查看含有 避 实 就 虚 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