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:正常的成语 后一篇:正大的成语
关于正错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
【鼻垩挥斤】: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。比喻指正错误。
【补漏订讹】:补:补充,填满;讹:错误。补充缺漏,订正错误。
【朝过夕改】:早上犯的过失,晚上就改正了。形容改正错误很快。
【朝闻夕改】:早晨闻过,晚上即改正。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。
【犯颜极谏】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: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【犯颜苦谏】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苦谏:苦苦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【犯颜直谏】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直谏:以直言规劝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【扶正祛邪】:祛:去除。扶助正义,去除邪恶。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,纠正错误倾向。
【改过不吝】:吝:可惜。改正错误态度坚决,不犹豫。
【改过从善】:改正错误,变成好的。指去恶就善。
【改过从新】:改正错误,重新做人。
【改过迁善】:改正错误,变成好的。指去恶就善。
【改过自新】:自新:自觉改正,重新做人。改正错误,重新做起。
【革心易行】:指改正错误思想,改变错误行为。
【格其非心】:格:正;非:不正确。纠正错误、不正确的思想。
【归邪反正】:改正错误,回到正道上来。
【归邪返正】:返:回归。指改正错误,返回正确道路。
【矫枉过当】: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【矫枉过正】:矫:扭转;枉:弯曲。把弯的东西扳正,又歪到了另一边。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【矫枉过直】: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【矫枉过中】: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【矫邪归正】:矫邪:纠正邪恶、邪念;归正:归于正路。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
【尽忠拂过】:拂:通“弼”,匡正。旧指竭尽忠心,帮助君王改正错误。
【纠缪绳违】:缪:通“谬”。纠正错误,对违法者绳之以法。
【苦口之药】: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
【匡救弥缝】: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
【匡谬正俗】: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
【劝善规过】:比喻勉励学好,规劝改正错误。
【洒心更始】:犹言改过自新。自改正错误,重新做起。
【绳愆纠缪】: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同“绳愆纠谬”。
【绳愆纠违】: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同“绳愆纠谬”。
【枉矫过激】:犹言矫枉过正。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【治病救人】: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。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。
【自新改过】:自新:自己重新做人。改正错误,重新做起。
【自新之路】:罪犯自己改正错误,重新做人的出路。
【自怨自艾】:怨:怨恨,悔恨;艾:割草,比喻改正错误。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,自己改正。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。